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来了! 环球关注
育人目标再升级,育人方式再升级,育人途径再拓展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来了!
(相关资料图)
N晚报记者 沈爱君 王国伟 通讯员 杨丽峰
图片由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提供
4月28日,我市近200位初中语文教师会聚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参加了由嘉兴教育学院主办、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展示与研训活动,以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新方案”和“新课标”。此次展示与研讨的核心主题是日渐为学生和家长熟悉的项目化学习。
一道关于“猪八戒朋友圈”的试题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滨江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忠文老师,带来了《学科项目化教学》的专家报告。陈忠文用一道中学语文期末试题,通俗生动地诠释了教学理念的转变。
名著阅读是中学语文的必考内容,怎样的试题既能引导当下的学生对古人的生活充满兴趣并认真阅读,又能检测学生对名著所蕴含的重要主题的理解程度?陈忠文曾经设计了一道关于名著阅读的试题:猪八戒发了一个朋友圈。
“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不知道是被蒸了还是被煮了,还是散伙分行李吧,我回我的高老庄去……”配图是猪八戒满脸怒气大步流星往前走的身影。这条朋友圈下面,有猪八戒、蜘蛛精、罗刹的点赞,还有孙悟空的评论:“呆子,又想着散伙,待我回去收拾你一顿。”
试题内容是:猪八戒取经路上多次说要回高老庄,他在高老庄时主要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简单地说说吧!如果沙僧、白龙马和灵感大王看到猪八戒的这个朋友圈,其中哪一个应该不会给猪八戒点赞呢?要把理由也讲清楚哦。
当时很多人称赞这道题新颖生动,有和当下紧密相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息,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情境有较好的呈现,但也有老师表示,中学生一般不准带手机,他们常用的是QQ空间,很少用手机微信,这道题对中学生有点不适合。
陈忠文认真反思了一下,觉得这位老师的意见有道理:这道试题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从教师和命题者的出发点来考虑,而不是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和阅读情境去思考和命题。
第二年,陈忠文转变了理念,从学生的阅读方式和理解能力的角度,以“细读精思”的答题要求,把试题的提问方式改为:结合孙悟空在整本书中性格的变化,探究唐僧念紧箍咒和小说后半部分紧箍咒消失的原因。这道试题避免了学生对一些生活场景的不熟悉,又引导学生去思考孙悟空在和师傅一起经历种种考验后逐渐成熟的变化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从机械单一的收获知识,到跨学科的思考探究和整合资源,从“纸上得来”的浅到“真实研究”的深;让教师的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方法的引导,从“我想要让你知道”,转变为“怎样可以让你学到更多、用得更好”。这是新课标理念下项目化学习的精髓。
嘉兴教育学院义务教育处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张建芳对初中语文学科率先开展新课标下的项目化学习专题研讨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双新”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作了简要指导。他认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大趋势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词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未来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路径选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延续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诉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唯一路径和必然选择。
张建芳说,核心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DNA,传统的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培育人才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上有瓶颈,而项目化学习是与核心素养发展相匹配的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推动各学科课堂教学转型与教学方式优化,“项目化学习是育人目标的再升级,是育人方式的再升级,是育人途径的再拓展。”
张建芳提醒与会老师,“双新”背景下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实施与指导、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还存在着群体性的专业短板,希望老师们通过本次专题研讨活动,努力提升语文教师项目化学习指导的专业水平。
一本以“友”为主题的微诗集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钟蕾老师展示了自己带领学生完成“静庐微诗集展评”这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和心得。
钟蕾发现,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交友困惑和交往障碍,而先贤的君子之交可以给学生很多思考和熏陶,她建议学生编制一本以“友”为主题的微诗集,既能领略君子之交,又能领略古诗词的风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钟蕾和学生们进行了头脑风暴,明确了诗集编制的关键,收集了与“友”相关的诗词,探究分类后编辑成册,进行班内展示、校内展示、大众初评等一系列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又通过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扫码点评完成了这个项目的终评。
祝妍同学所在小组在“友”的主题下,首先剖析了“友情”的情感经历,从初见、熟络到离别,有交往的逻辑关系;其次融入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知音之交的典故,提炼小标题;最后,水墨画的主题元素设计与诗集名相匹配,觅人、觅诗、觅知音,流淌着典雅的韵味。
庄雨昕同学所在小组则以时间线为纵轴,以与友人郊游的游踪为横轴,提炼李白阶段性的诗风特点作为小标题,可以说,光看目录就已经能领略李白一生“倚剑侠客游”的豪情了。
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主任沈汉真说,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发学生对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跨情境的知识迁移,在情境中积累和获得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近年来,秀洲区各学科围绕“美好优学”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学教方式转变,不断探索项目化学习的有效落实途径。通过开发项目化学习案例,开设项目化学习拓展课程,开展项目化学习系统研究,逐渐让项目化学习成为促进区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今年,秀洲区研训中心把推进项目化学习列为各学科研训的重点。要求各学科在扎实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同时,提炼推进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做法,目前已有5门学科完成了提炼,其中初中语文是最早并高质量完成的学科。
一群学子的收获:“不说废话,格局放大”
嘉兴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逐渐消逝在新生代嘉兴人的视野中,青年学子如何传承运河名城的人文精神?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80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寻访南湖边的名人足迹,传承红船旁的乡贤美德”为主题的“致敬朱生豪先生”的项目探究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中,该校803班的鲁娴娴同学以主持人的身份,带领项目组主创人员展示了这一项目的学习探究过程和收获。
庄雨昕是项目小组的总负责人,同时担任编剧。“我们的探究成果是演出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对朱生豪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为此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查阅资料、走访朱生豪故居、手写剧本并几易文稿。”
周潼同学是戏剧组的总导演,导演的任务是控场、挑选合适的演员、排练时磨演技,最终呈现一幕精彩戏剧。“当时朱生豪身患重病,又因战乱颠沛流离,我们揣摩他内心的相思与煎熬,要求演员眼含热泪,用颤抖的手写下家书……”为了更好地磨合和提升,小组提出口号“不说废话,格局放大”,以此提醒同学们不要斤斤计较,尽量换位思考,“这个过程也让我真正懂得了‘小组合力,其利断金’。”
剧务组组长李畅同学介绍了小组成员做PPT、布置环境、设置旁白等工作内容和过程。在开场时,有个场景是在大街小巷分发关于朱生豪的报纸。“我们本可以随便拿一张报纸作道具,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硬是做了一份真正的报纸。”第一稿只考虑了内容,没考虑报头,第二稿和第三稿修改了文字,第四稿又对文字做了模糊处理,因为想让这份报纸看上去更符合当时印刷质量不太好的实际情况。
“我们只要印刷200份,别人都是成千上万份起印,我们被拒绝了;因为要求特殊——其他人都要印刷清晰,而我们却要模糊一些,所以我们又被拒绝……但是,最终我们成功了。这是我毕生难忘的一次学习经历。在我们为了印刷报纸而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我自告奋勇当了学习组长。我觉得当编辑,编发新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以后我也能从事新闻工作。”